理发师擦碎发被指猥亵:监控下的争议与法律博弈
理发师擦碎发被指猥亵:监控下的争议与法律博弈
2024年10月3日晚,山东济南历下区某美发店内,一场看似普通的理发服务,却因后续指控演变成一场持续近一年的法律纷争。理发师张泉(化名)因被指控在为13岁女孩擦碎发时触摸其胸部,遭警方行政拘留14日,但他坚称自己清白,并起诉警方要求撤销处罚。截至2025年8月,案件仍在法律程序中胶着,引发社会对“服务边界”与“证据认定”的广泛讨论。
事件回溯:一次理发引发的指控
当晚8时许,张泉接待了一对祖孙,奶奶带着孙女前来理发。据张泉回忆,他按流程为女孩洗头、理发后,用海绵和毛巾清理其脖颈处的碎发。监控视频显示,张泉用左手勾住女孩衣领,右手持毛巾擦拭约45秒,期间女孩始终低头弓身,奶奶坐在约2米外与张泉攀谈。理发结束后,奶奶付账并闲聊2分钟后离开。
次日上午,奶奶返回店内,称孙女理发时被张泉触摸胸部。警方介入后,调取了店内监控及张泉此前为其他顾客清理碎发的视频。调查发现,张泉为男性顾客清理碎发时未拉衣领,用时约5秒;为女性顾客清理时均拉衣领,用时12至24秒不等。警方据此认为,张泉为女孩清理碎发时间过长(45秒),且存在“将右手伸进衣服触碰胸部”的行为,于2024年11月25日对其作出行政拘留14日的处罚。
争议焦点:监控能否还原真相?
张泉坚称自己无辜,并指出三大关键细节:
- 操作合规性:他解释称,女孩衣领较紧,碎发粘在脖颈处,需拉衣领才能擦净。为避免弄湿衣服,他先用海绵擦拭,发现不净后换用毛巾,整个过程“流畅连贯,无迟缓卡顿”。
- 目击者证言:女孩奶奶全程在场,若真有猥亵行为,她应立即察觉。但理发结束后,奶奶不仅付账,还与他闲聊并表示感谢,未显异常。
- 监控证据不足:警方指控的“右手伸进衣服触碰胸部”动作,在监控中仅显示张泉右手持毛巾擦拭,未捕捉到直接触碰胸部的画面。张泉称,若真有此动作,“监控上必然能看出来”。
为证明操作合规,张泉还提供了一段模拟视频:他以奶奶的视角拍摄,显示从镜子中可清晰看到其擦拭动作,未涉及不当接触。
法律博弈:从行政处罚到司法审查
2024年12月13日,张泉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警方处罚。2025年3月14日,案件在历下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张泉的代理律师提出,警方处罚缺乏直接证据,监控视频与目击者证言均不支持猥亵指控。此外,警方调取的对比视频显示,张泉为女性顾客清理碎发时间普遍较长,系因女性更注重细节,而非“心怀不轨”。
然而,法院未当庭宣判。2025年8月11日,法院裁定中止诉讼,理由是“案件存在其他需要中止的事项”,但未明确具体原因。张泉表示,他多次询问中止原因未获答复,希望法院尽快恢复审理,还自己清白。
社会反响:服务边界与证据认定引热议
案件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公众对“服务行为是否越界”的讨论。部分网友认为,理发师清理碎发时拉衣领是常见操作,尤其对女性顾客,需更细致以避免投诉;但也有观点质疑,为何为女孩清理时间远超其他女性顾客(45秒 vs. 12-24秒),是否存在“过度接触”?
法律专家指出,此类案件的关键在于“证据链的完整性”。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猥亵行为的认定需结合行为人主观意图、客观动作及被害人陈述。本案中,监控视频未直接捕捉到触碰胸部的画面,目击者证言与行为人陈述矛盾,导致证据链存在瑕疵。
后续展望:真相待解,司法需审慎
截至2025年8月,案件仍处于中止状态,张泉的声誉与生计已受严重影响。他表示,自己从事理发行业近20年,从未遭遇此类指控,若最终被认定有罪,“不仅名誉扫地,职业生涯也将终结”。
此案折射出服务行业与法律监管的微妙关系:如何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同时,避免“过度执法”对从业者造成误伤?司法机关需以更严谨的态度审查证据,平衡“疑罪从无”与“保护弱势”的原则,让每一次判决都经得起法律与时间的检验。
(完)
注:本文基于公开报道整理,案件仍在审理中,最终结果以司法机关判决为准。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