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十二星座 >

杭州男子频闻楼上怪声 物业称空置引悬疑

发布时间:2025-08-23 10:50:56来源:

杭州男子频闻楼上怪声 物业称空置引悬疑

近日,杭州健康公寓发生一起离奇事件:5楼住户王先生长期饱受楼上“怪声”困扰,但物业及多方核实后确认,楼上6楼房屋长期空置无人居住。这一反常现象持续半年之久,引发居民对“灵异事件”的猜测,更暴露出社区治理中存在的深层矛盾。

怪声频发:从“捶打声”到“生活噪音”的诡异循环

据王先生描述,噪音问题始于2024年上半年楼上租客入住后。最初是桌椅拖动、重物坠地等生活噪音,双方沟通后矛盾升级。自2024年9月起,噪音变为高频次的“锤子敲击瓷砖声”,持续至凌晨,严重干扰其正常生活。今年2月楼上租客搬离后,噪音非但未消失,反而演变为“小孩奔跑”“重物砸地”等更贴近日常生活的声响,且呈现出“跟随人移动”的诡异特征——当王先生在卧室休息时,噪音集中在头顶;移步客厅后,声音又随之转移。

“这绝不是普通的生活噪音。”王先生强调,“声音会循环播放,比如拖桌椅、跑步、砸东西的节奏完全一致,更像是录音设备制造的效果。”他多次联合物业、派出所上门核查,确认6楼房屋确实无人居住,甚至连家具都已搬空。

多方排查:整栋楼陷入“噪音恐慌”

事件并非孤立。记者走访发现,健康公寓2单元5至7楼住户均反映存在类似怪声:

  • 2单元5楼业主称,自2024年11月起,每晚11点多能听到6楼传来“洗拖把或抖动钢丝床”的剧烈噪音;
  • 2单元7楼业主表示,近1个月来频繁听到“小榔头敲击”和“剁肉声”,怀疑与8楼一位疑似老年痴呆的老太太夜间跺脚有关,但该说法尚未证实。

物业负责人透露,已联合警方多次上门排查,甚至采用“夜间突袭”方式确认6楼空置状态。社区工作人员则表示,曾建议王先生安装隔音设备或暂时搬离,但均被其拒绝。目前,新华坊社区已介入协调,并协助联系专业声学检测机构。

法律与治理:噪音纠纷背后的制度困境

这起事件折射出社区治理的三大痛点:

  1. 物业失职:作为小区管理方,物业在居民首次投诉后未及时排查噪音源头,仅以“楼上无人”搪塞,导致矛盾激化。
  2. 法律空白:尽管2022年《噪声污染防治法》明确将“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声音纳入管控范围,但实际执行中仍面临取证难、处罚轻等问题。例如,广州曾有居民因循环播放“鬼叫声”报复邻居,最终仅被法院发出禁止令,未受行政处罚。
  3. 技术滥用风险:王先生怀疑的“录音设备”并非无稽之谈。2023年北京朝阳区曾发生类似案件:一男子因噪音纠纷报复邻居,长期用拖把杆敲击墙壁,最终被行政拘留。此次事件中,若确认存在人为制造噪音,涉事者可能面临寻衅滋事指控。

专家建议:多管齐下破解“噪音谜题”

声学专家指出,解决此类问题需从三方面入手:

  • 技术排查:使用专业设备检测楼体结构共振、管道气流声等物理原因,排除自然现象可能;
  • 法律威慑:社区可联合警方对疑似恶意制造噪音者进行警告,并依据新《噪声法》处以罚款;
  • 心理干预:长期噪音暴露可能引发焦虑、失眠等心理问题,建议为受影响居民提供心理咨询支持。

目前,王先生已决定自费聘请声学公司检测,并保留通过法律途径维权权利。这起“空屋怪声”事件,不仅是对社区治理能力的考验,更成为推动噪声污染防治法规落地的典型案例。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