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十二星座 >

特朗普发布照片“手指普京胸口”:美俄博弈再添戏剧性一幕

发布时间:2025-08-23 10:47:43来源:

特朗普发布照片“手指普京胸口”:美俄博弈再添戏剧性一幕

2025年8月21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两张对比照片,瞬间引发全球舆论哗然。一张是他15日在阿拉斯加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晤时,用手指直指对方胸口的瞬间;另一张则是1959年时任美国副总统尼克松对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作出类似手势的历史场景。这一充满挑衅意味的举动,被美媒解读为特朗普试图通过“手指外交”向普京施压,推动俄乌领导人会晤,同时回应外界对其“对俄软弱”的批评。

照片背后的政治博弈:从“红毯礼遇”到“手指施压”

此次照片事件发生在美俄领导人阿拉斯加会晤一周后。8月15日,特朗普与普京在安克雷奇军事基地举行了4年来首次面对面会晤,也是近10年来俄总统首次踏上美国领土。会晤中,特朗普不仅为普京铺设红毯,还邀请其乘坐总统专车,甚至给予会晤“10分”好评。然而,一周后画风突变,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发布两张对比照片,并配文称:“要赢得一场战争,如果不能攻击入侵者的国家,那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这就像一支优秀的运动队防守出色,却不允许进攻,根本没机会赢!”他还指责前任总统拜登“无能”,因其“只让乌克兰防守,不允许反击”。

美媒彭博社分析,特朗普此举意在向普京施压,要求其同意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单独会晤。此前,特朗普曾指示美国政府官员协调俄乌领导人会晤,并计划在会晤后举行俄美乌三方会谈,但俄罗斯迄今未对会晤作出承诺,日期和地点均未确定。

俄方回应:会晤需“总统级别议程”

面对特朗普的施压,俄罗斯方面态度强硬。俄外长拉夫罗夫22日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采访时明确表示,普京仅在“会晤议程准备好时”才愿与泽连斯基会面,且议程必须为“总统级别的议程”。他暗指乌克兰是阻碍和平进程的关键因素,并透露特朗普在阿拉斯加会晤中提出了一些俄方认同的观点,俄方愿在某些问题上“展现灵活性”,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华盛顿会晤时“对所有问题都说了‘不’”。

拉夫罗夫还重申了俄罗斯的底线:反对在乌克兰部署北约军队,并抵制西方为乌提供安全保障的计划。他指出,俄方认为安全保障计划“几乎立马就遇到了困难”,并试图说服美国放弃推动相关计划,甚至提议将普京与泽连斯基的会晤降级为较低级别官员会晤,以规避美国对俄新制裁。

乌克兰立场:以“压力”促和谈,威胁新制裁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则延续了强硬路线。他在21日晚间的视频讲话中宣称,必须向俄罗斯施加压力迫使其结束战争,“普京只懂武力和压力”。泽连斯基表示,乌方已准备好进行俄乌领导人双边会晤及俄美乌三方会谈,但如果俄方拒绝,乌方将要求美国对俄实施新制裁。

然而,乌克兰的立场与俄罗斯存在根本分歧。泽连斯基坚持“和平应建立在保障乌克兰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基础之上”,而俄罗斯则明确表示“俄联邦领土的结构已载入宪法”,不会在领土问题上让步。这种矛盾使得俄乌直接会晤的前景愈发渺茫。

历史回响:尼克松与赫鲁晓夫的“厨房辩论”

特朗普发布的第二张照片,将当前美俄博弈与冷战时期的历史场景相联系。1959年,时任美国副总统尼克松与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在莫斯科美国国家展览会上展开了一场著名的“厨房辩论”。期间,尼克松曾用手指指向赫鲁晓夫胸口,这一画面被媒体捕捉并广泛传播,成为冷战时期美苏对抗的象征。

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选择这张历史照片,意在将自己塑造成尼克松式的“硬汉”,同时将普京比作“势弱”的赫鲁晓夫。然而,这种简单的历史类比忽略了当今美俄关系的复杂性。俄罗斯网民普遍认为,用手指直指他人胸口在俄罗斯文化中极具侮辱性,特朗普的举动暴露了其外交策略的“肤浅与投机”。

全球反应:美俄博弈下的地缘裂痕

特朗普的“手指外交”不仅引发美俄之间的口水战,也加剧了全球地缘政治的裂痕。欧洲国家对俄乌冲突的立场出现分化:一方面,德、法、英等国重申“欧洲和乌克兰的根本安全利益必须得到维护”;另一方面,部分国家开始担忧美国对乌政策的不可预测性,以及俄乌冲突长期化对欧洲经济和安全的冲击。

与此同时,中国等新兴大国呼吁通过对话解决争端,避免冲突升级。国际舆论普遍认为,特朗普的挑衅性举动虽能短暂吸引眼球,但无法解决俄乌冲突的根本问题。正如尼克松在“厨房辩论”后所言:“我们必须学会在分歧中共存。”而特朗普的“手指外交”,恰恰暴露了其外交策略的短视与功利。

未来走向:俄乌会晤能否破局?

随着特朗普施压力度的加大,俄乌领导人会晤的前景愈发扑朔迷离。俄罗斯方面坚持“议程优先”,而乌克兰则要求“先施压再谈判”。美国虽试图扮演调解人角色,但其内部对俄政策的分歧以及特朗普个人风格的不可预测性,使得调解努力充满变数。

分析人士指出,俄乌冲突的解决需要各方展现政治智慧,而非简单的“手指施压”。历史经验表明,地缘政治博弈中的“亮剑”行为往往难以持久,真正的赢家是那些能在复杂局势中保持战略定力的国家。特朗普的“手指外交”或许能制造一时的舆论热点,但无法改变俄乌冲突的深层逻辑。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